4月22日,广州全域降为低风险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摘星”。
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甚至是五、六月份,珠三角洲周边或可迎来出游小高峰!对于当地文旅从业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大喜讯。
各地疫情突发之下,今年第一季度文旅行业经营惨淡,眼看2022年即将过半,景区该如何利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让营收“扳回一城”,拉平前四个月的亏损?疫情之下,景区又该如何为游客创造最佳出游体验?这些都是当下文旅人需要积极思考的。
清明节期间,广州周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宝桑园接连三日游客满园,热热闹闹。其中有天气、位置等因素加持,但更多是因为运营者的苦心经营。
怡境文旅总结运营经验认为,抓住保本点和创造游客最佳体验感是文旅运营者疫情期间应该重视的两个关键点,前者平衡疫情期间景区淡旺季问题,后者利于景区长期稳定运营。
以保本点为基准,平衡淡旺季盈亏
疫情下,旅游市场“阴晴突变”,对于多数景区而言,没有报复性增长,能保本不亏损已经不错。因而,保本点是运营者需要瞄定的一个重要参数。
保本点,即盈亏平衡点。在投资或经营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界限,是使景区达到不赢不亏状态时需要达到的业务量。通常情况下,景区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时,即达到保本点。
据文旅部官微消息,今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0.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03万亿元,增长4.0%。
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在部分文旅人看来是有待商榷的,原因无他,大家一季度的体感并不好。那么接下来两月,景区怎么做才达到上半年的保本点?怡境文旅认为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和扩大收益两种方式,力争上半年的盈亏平衡。
降低成本的盈亏平衡方式,即在游客明显较少时,根据本地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景区人员结构。例如在可能有市场突破的板块,多安排工作人员,其他板块减少人员等。灵活用工,也减少用工成本支出。
扩大收益的盈亏平衡方式,需要精准捕捉市场出现的最新变化,针对性制定灵活的运营策略。
五六月份是节日扎堆的月份。五月有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护士节,六月有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大大小小的节日,是旅游景区进行营销的契机。可以迎合游客当下对自然户外探索、体验型游玩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非节日、非周末时间,则可以调整目标客群,以可在工作日出行的人,比如研学、团建、企业培训、老年团等为主要客群,针对性推出产品优惠套餐。通过门票、产品降价,多种形式的通票、组合优惠票等方式,激活这部分在常规工作日可出行的人群。
以最佳体验为目标,服务游客
后疫情时代,景区游客爆增导致运营瘫痪的案例屡见不鲜。让远超景区接待峰值的游客涌入景区,达到接待峰值,不仅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若服务无法支撑,游客体验不好,也会影响景区口碑,不利于长期发展。
因此,疫情下如果景区的接待能力有限,一方面要控制游客不超过接待峰值,另一方面,要以为最佳体验客流量为目标,尽力为游客创造最佳出行体验,从而提高客单价和整体营收。
当预测到景区内游客量可能超过接待峰值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化解:
1. 适当提高景区产品单价,通过提高客单价的方式,提高入园门槛,降低部分游客的入园意愿;
2. 引导游客向周边景点游玩体验,适当分流旅游者;
3. 控制时间段。通过分时入园、高峰限时逗留、延长入园时间等,合理调节各个时间段景区内游客数量。
景区的最佳体验客流量,顾名思义,是让游客体验感最好的入园人数,也是让景区运营处于最佳状态的客流量。可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如景区性质、空间大小、项目数量、游客排队入园时间、项目等候时间等评估景区的最佳体验客流量。
虽然相对接待峰值而言,景区以最佳体验客流量为目标进行运营会使实际接待游客数量减少,但如果游客体验感好,会愿意付出更高的客单价。这就要求景区运营,要从追求游客数量增长向提高游客体验感、拉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游客人均消费转变。
广州花都宝桑园即通过融合桑蚕一二三产的方式,为游客创造沉浸式、有自然品质感的体验内容,让游客沉醉其中,为园内产品二销创造机会。
清明节期间,宝桑园提供了桑果采摘、水上乐园、磨豆浆、缫丝、蚕茧DIY等体验型项目,还有露营、房车、草坪音乐会等社交型产品,丰富多样的体验内容大大延长了游客在园区内的逗留时间。
同时,蚕宝宝、鲜桑叶等桑蚕一产产品,和桑葚蓝莓果汁、桑叶豆腐、桑葚手工冰淇淋等二产商品受到游客的喜爱,几乎卖到脱销。
多样化的吃住游娱购产品,既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感,又大大提升了园区的游客客单价,加上自然舒适的园区环境,让疫情下的宝桑园成为广州周边游客的首选出游目的地。
总而言之,疫情下的文旅市场变幻莫测,景区运营者不能坐以待毙,要敏锐观察和捕捉市场新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机会为游客创造最佳体验。努力活下去,等待春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