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境在“新时代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发展高峰研讨会”上,阐述了生态、社会和美学三者的关系和平衡方法,并通过实例介绍带来的隐形价值。
怡境吴翠平的分享中,呼吁避免过度设计,如何实现生态和美学的平衡?从怡境作品——普达阳光和沣河中可以窥见。

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
怡境认为:功能主义是景观设计的普遍准则,然而过多侧重功能,景观的面貌不免于陷于平淡,景观要不断发展,美学就成了突破的方向。新时代里,人们越来越注重场地的艺术和美学。
怡境作品: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公园的设计看起来简单,但却是最难拿捏的,如何将美学和生态与需求结合,如何与地域自然去呼应,提炼语言,避免过度设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千百个,可能性也有千百万个,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公园位于沣河西岸,是进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的东部门户。

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公园
怡境设计团队提出市政项目的旅游逻辑,以“大公园,微旅游”的思路,将市政公园项目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考虑,将场地的生态性与艺术美学设计结合,打造网红打卡地。
沣河是历史上荡荡“八水绕长安”的重要水系,项目所在的沣河段,是全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中部路线,场地中原有的滩涂湿地,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都会迎来多种候鸟栖息。
怡境的景观设计师利用在雨水的滞蓄过程,设置环境友好的抛石围堰,创造更丰富的湿地系统,营造适合鸟类栖居的生境。设计整体过程考虑美学介入,通过植物空间阻隔等方式打造人行观景流线,人的活动与鸟类栖息环境达到动态平衡。
而绿林迷宫则是文化与艺术的置入,用大地景观的手法,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时度,不仅可以拍照,也提供了游乐的功能。
花浪海的区域河滩平缓,我们不是简单地把花种成各种形状,而是通过V地形打造,在同一水平线上,创造了不用的高低变化,通过固坡的高低去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非常多人会喜欢在这里拍照和玩耍。
麦克哈格曾经说过:“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

景观设计师的任务首先应该尊重场地,构建在地精神;其次需根据不同的空间尺度动态平衡,实现生态、社会、美学三个领域的价值最优;然后导入全域运营思维,创造有生命力的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师学的任务有着前所未有的广泛与综合,因素之多、问题之庞杂、范围之广都不是一个定论能一言以蔽之的。需要超乎寻常的训练,审慎警觉和终其一生的坚持,才能构筑起一个善良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