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境学院“一路向前”活动在广州落幕,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分享现场,有不少学员提出了关于碧道、景观设计和建筑施工的思维问题,怡境和现场嘉宾根据经验给出了解答。

滨水空间是一个点,而碧道是一条线,从设计的角度来讲,由点设计到线设计的主要难点在哪里?哪些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怡境解答:比起“线设计”,应该说更像是“场域设计”。它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设计。难点首先是要考虑生态,不能单单顾及陆地上的动植物,空中、水里的整个生态圈都要考虑;其次是需要体验其安全性,设计时除了美学和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对于生态底线更要有所了解。
碧道设计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当前高校专业细分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在宏观视野上有所欠缺,如何破局?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水生态太复杂了,许多学科交叉在一起,涉及到方方面面。要破局唯有迎难而上,唯有多看、多学、多接触、多去调研。特别是进修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同学,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找到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点。
另外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项目团队整合汇聚各专业的人才,一起做一个项目,在合作的同时交流知识和经验。
碧道设计后如何维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怡境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在滨水景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的是一个“运营”的思维。以运营思维出发,设计一个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文化、休闲的设施,以此为点将整个滨水系统串联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给空间带来人气,可能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反哺整个项目。还有是建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是碧道设计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怡境认为,碧道设计后续维护、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经济和科技发展可以把技术层面提升上去,同时也是后续维护的支撑,到位的监管可以把经济和科技最有效的运用。

怡境学院“一路向前”在华南理工大学分享活动结束后,进行了企业开放日的参观和项目考察。
怡境带领学员来到GVL怡境设计集团广州总部进行参观。“新鲜出炉”的怡境会客厅中,怡境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房舟女士代表集团致辞,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家积极交流,并在后续参观景观设计的代表项目之一——建发央玺,主创设计师在考察过程中对项目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讲解,将参观者带入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光当中。